尤物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风流在线阅读 - 第467章 授人以渔

第467章 授人以渔

    张延龄呵呵笑道:“本事么?有些事可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本事。咱们大明朝财政减少这点事儿,其实是摆在明面上的。大伙儿都看在眼里的,只是还没人去做罢了。”

    刘瑾怀疑张延龄在嘲讽自己。摆在明面上的事,自己却看不来症结?这岂非是嘲讽自己无知?不过,刘瑾确实想知道张延龄说的这明面上的事是什么。于是不动声色的问道。

    “左右无事,倒要请教侯爷,我大明财政捉襟见肘的缘由是什么?咱家想听听侯爷的高见。”

    张延龄呵呵笑道:“刘公公何必明知故问?”

    刘瑾沉声道:“张侯爷,你就当说出来,让咱家验证一番,看看你我想法是否相同。”

    张延龄心中暗笑,这厮明明不知,却也不肯丢面子,死挺着脸皮摆谱。不过,张延龄本就要引他上钩发问,自不会拒绝。

    “刘公公,朝廷财政入不敷出寅吃卯粮,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据我所知,今年朝廷财税亏空八百多万两。明年又是边军和京营换盔甲武器的年份。到了明年底,怕是便要亏空掉我大明一年的财税收入。如此下去,恶性循环,朝廷终将陷入钱粮两空的境地。”

    “张侯爷,这事儿倒也不用你说,咱家问的是缘由。”刘瑾沉声道。

    张延龄一笑道:“缘由嘛,其实很多。众所周知,保证财税开支稳定,解决亏空的办法无非两条,一则开源,二则节流。如今许多人都在说,我大明朝廷用度太大,提倡节俭,杜绝铺张浪费,以节约出钱粮来。叫我说,那都是扯淡。”

    刘瑾呵呵笑道:“哦?难道节俭不应该么?”

    张延龄道:“节俭自是应该,但是靠着节省下来的那点银子,又能管什么用?水池里就那么点水,就算所有人都忍着焦渴不喝水,省下来的也就那么点水罢了。没有源头活水,水池里的水还是要耗干。先皇在位时,每日粗茶淡饭,宫中十一月方准烧柴薪取暖,夜晚烛火都舍不得点。先帝殡天时,想找一件新袍子换上都没有。只有三套外袍,还是皇后补了又补的。这够节俭了吧?然而又如何?财税亏空年年都堵不上,窟窿越来越大。如今皇上即位,这个大窟窿更是无法堵塞了。”

    刘瑾沉吟不语。他知道张延龄说的是实情。弘治皇帝在位是崇尚节俭,对自己苛刻的很。但节省下来那点银子其实也于事无补,难以弥补越来越大的财政亏空。朝廷财税收入一年比一年少,越来越捉襟见肘。可见,靠着节俭是不成的。

    “也许咱们全大明的臣民百姓一起节俭,便可以省下许多银子。”刘瑾道。

    张延龄笑道:“刘公公,你是不是在说胡话?百姓节俭,省下来的银子是朝廷的么?除非你刘公公号召咱们全大明上下的官员小吏公差捕快以及卫所将士们都主动的不要朝廷的俸禄和饷银。或许可以为朝廷节省下来不少银子。”

    刘瑾咂嘴道:“那怎么成?那岂非要闹翻天了?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

    张延龄道:“是啊,所以这个办法是没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开源,增加朝廷的财税收入。源头活了,银子哗哗的往朝廷国库里淌,便可大大缓解朝廷财政的压力。”

    刘瑾点头道:“说的似乎在理。”

    张延龄道:“当然在理,事实便是如此。我大明财政吃紧的原因是财税收入年年减少。成化末年,每年财税还可达四五千万缗,如今却少了三成。这才短短的一二十年时间。咱们大明每年新增的耕地面积还在扩大,造田一直没停,人口也在增加,税收却还在减少,刘公公你说,这是何道理?这二十年时间每年减少的几百万上千万两银子到底去哪里了?公公可想过?”

    刘瑾皱眉道:“张侯爷莫要卖关子,你直接说便是。”

    张延龄呵呵笑道:“好。不卖关子。刘公公应该知道,我大明财税收入主要的来源在哪里。商铺矿山盐税茶税作坊航运等等这些固然也是有税收的,但在我大明总体财政收入之中只占了一小部分。我大明财税的来源八成都来自这里。”

    张延龄往脚下一指。刘瑾眨巴着眼道:“什么?”

    “土地啊。这还要问?我都要怀疑刘公公不是装糊涂,而是真糊涂了。”张延龄晒道。

    刘瑾脸上发烧,心中怒骂。张延龄这是赤裸裸的嘲笑自己。但他此刻急于想听后续,咬着牙忍气吞声。

    “咱家岂有不知?咱们大明的财税自是大多来自于田亩产出。侯爷说我大明田亩增加,人丁增加,那为何税收却变少了呢?”

    张延龄道:“那是因为,很多田产已经不在耕地的百姓的手里了。田亩虽然增加了,但是百姓手里的田亩却少了。我大明官员士人僧人王公侯爷们可都是不交税的。就算交税,也只是象征性的一小部分罢了。大量田产聚拢在这些人手里,朝廷可是收不到什么税的。相反,耕地百姓手里的田亩变少,财税自然便减少了。这个道理还不简单么?”

    刘瑾呵呵笑道:“侯爷,你说这话的意思,难不成是说,要不交税的这些人也交税不成?侯爷自己便有几万亩的田产,莫非你张侯爷想要主动交税?”

    张延龄笑道:“我交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其他人也得交,我才会交。否则我一人交税,岂不成了特例?岂不被别人视为眼中钉?”

    刘瑾冷笑道:“侯爷是要咱家去干这种得罪人的事?侯爷可真是好心呢。”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张延龄摇头道:“我可没让你刘公公去做这种事,我只是分析缘由罢了。刘公公怕也没那个本事去然天下官员王公们按照田亩交税。”

    刘瑾道:“你不用激咱家,咱家确实没这个本事。”

    张延龄点头道:“刘公公有自知之明。不过,要增加税收,手段多的很,倒也不用去得罪官员和王公侯爷们。现如今,赋税很重,许多百姓勉强维持生计。遭遇饥荒之年,便不得不将将田亩抵押变卖给别人,以图一时生计。这之后,便沦为佃户或流民。有的甚至落草为盗,为祸一方。我在宝坻县的那座庄园便是因为虫害加上水灾导致减产,百姓们赋税交不上来,不得不变卖田产给我。他们也都成了我家的佃户。那可是四万亩良田。朝廷从此便失去了这四万亩良田的税收。这便是明证。”

    刘瑾嘿嘿笑道:“侯爷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了。你说这些是何意?”

    张延龄沉声道:“刘公公,我的意思是,如果朝廷禁止私人屯田,百姓便不会破产。哪怕一年因为旱涝虫害导致了税收收不上来,大可减免那一年的税收,保住百姓的土地。第二年第三年乃至以后,便依旧可以有税收上来。这是保证情况不再恶化下去的办法。已经成为王公贵族之家庄园的田亩固然是不能收回来,但起码可以从现在起,禁止这些人兼并土地吧?这又不是让这些人交出田产,谁能反对?有何理由反对?”

    刘瑾皱眉沉吟,心中想:“这倒确实是个办法。禁止百姓再将土地出售,禁止他们沦为佃户或者流民。只要他们还在种地,朝廷便总有税可收。这确实是个防止情形恶化下去的办法。这么做别人也没有理由反对。”

    “可是这也不是开源之法啊。只是维持现状不恶化的办法而已。你说的开源之法呢?”刘瑾沉声道。

    张延龄道:“开源之法,那可必须要得罪一些人了。既然王公贵族们刘公公觉得不能得罪,其他一些人可是要得罪的。老虎打不得,苍蝇也不敢打,那便没办法了。”

    刘瑾沉声道:“怎么个打苍蝇法?”

    张延龄沉声道:“军费支出乃是巨大负担。我大明军屯之制便是保证军队供给和减少朝廷负担的英明之策。可惜现在名存实亡。各地军屯田亩被侵占严重,所剩不及十之二三。若是能整顿军屯,可以遏制土地兼并,增加朝廷收入。且可以改善军队给养。更可以减少流民安定军心保我大明帝国长治久安。”

    刘瑾缓缓踱步,神情郑重,未置可否。

    张延龄微笑道:“军屯多为地方官员和军中部分将领侵占,虽不涉朝中重臣和国公侯爷们,但确实也是得罪人的事情。这件事自然也是要得罪一些人的。刘公公,我也只是说说而已,你可别说我又怂恿你得罪人。不过,军屯整顿若是成功,朝廷每年的军费至少节省几百万两。一旦成功,不但军心稳定,也大大缓解朝廷财政压力。百万大军,若能自给自足,军户若能安居乐业,那是多么大的一件功劳啊。”

    刘瑾皱眉沉吟,呼吸有些急促起来。大苹果的大明风流